人生走过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时间一天天过,当你坐在沙发上翻看着从前的相册,门前的树长高了,孩子长大了,这片生活过的土地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成就了中国迅速发展的伟大奇迹
也改变了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双井的你
相信也一定深有感触
今天就让井宝带大家一起回望过去那些年
看看双井的万千变化
有粮票的日子里紧衣缩食
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只有凭着粮票才能买到粮食。双井居民郑月英今年已经77岁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她每个月只有26斤粮食,按照正常成年的饭量是根本不够的。此外,她还要节省下一些粮票,为来家的亲戚和朋友准备着。
“生活总算苦尽甘来,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买什么,也不用粮票了,我留着这些粮票就是留个念想,看着它们,就会想起当时的日子,也算忆苦思甜了”。
能听歌是件奢侈的享受
80年代,收录机刚刚引进到国内,广和里社区居民石来福和妻子两个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也才80多块钱,为了买下这台收录机却花了760块钱,但是这台录音机也整整陪伴了石来福二十多年。
现在各种媒体传播工具已经完全取代了收录机,生活越来越便利,但这台老式收录机却成了那段匮乏岁月里宝贵的记忆。
妈妈曾用它做全家人的衣服
1973年,垂西社区李凤华用100多快钱买下了这台“无敌”牌缝纫机。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商场,更没有网购,李凤华一点一点看着说明书慢慢学会了怎么用缝纫机做衣服。
现在大家家里的衣物很多,购物更是方便,缝纫机也慢慢退出了家用大件儿的历史舞台。
夏天里你还对着它唱歌呢!
上世纪80年代初,住的房子是单位临时给分配的,因为工作资历浅,垂西社区张来勤只分到了一间8平米左右的东厢房。为了度过难熬的夏天,张来勤买了这台电风扇。
1997年,张来勤搬了新家,那时空调已经普及了,但却一直没舍得扔掉这台风扇,直到现在,这台锈迹斑斑的电风扇依旧还工作着。
陪伴是对双井最长情的告白
而守候是对双井过去最永恒的承诺
这些略显破旧的老物件
虽然被淘汰
但却成了这些年不断发展进步的
最好见证
难忘23路公交
过去VS现在
90年代,23路公交车是双井人出行选择的一个重要工具,从虎坊路到化工路西口,途径广渠门、马圈、垂杨柳、造纸厂等地。
如今23路的公交车站点更多了,座椅也更加舒适,但却已不是双井人唯一的出行选择。
三环路“霸主”300路
过去VS现在
1996年9月3日,300路公共汽车外环线开通。300路是北京第一条大站快车线路,全程48公里的运营线路上仅设19个站点,是北京市内最为拥挤的公交线路之一。
2007年时,300路日均客流超过30万,但目前已经降至不到10万。2013年地铁10号线全线贯通,也为300路减轻了不少压力。
九龙山再不见山
过去VS现在
九龙山过去确实是一座山,60年前还得翻越山河湖泊,上世纪50年代,北京内燃机厂为扩建厂房,不得不铲平九龙山,用土填湖。
现在九龙山早已不见山,九龙山地铁站可换乘地铁7号线及14号线,已经成了居民出行较多的选择之一。
公交、出租、地铁
几十年来人们的出行方式日新月异
现在还有共享单车、网约车等等出行服务
交通工具的发展见证了社会的变化
也给曾经奔波在双井的人们
带去无数回忆
垂杨柳市场热闹依旧
过去VS现在
80年代,垂杨柳市场已经有很多小商店分布在那儿,现在垂杨柳依旧热闹,两个石柱门依然清晰可见。
这里曾有双井医院
过去VS现在
90年代,现在的百子湾南二路上有一所北京双井医院,估计初来双井的朋友都没听说过,现在这里已经建成了高端的养老中心——恭和苑。
曾经的双井第一高楼
过去VS现在
1984年前后还没有三环路和双井桥。两座正在建设中的高楼是当时双井地区最高的居民楼,属于北内的职工宿舍。
高楼所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双井北里附近……
谁说双井没有大学
过去VS现在
1986年以前的北京内燃机总厂职工大学,后来成立了中专。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九龙花园小区,邻居们在这里生活安逸。
双井桥下车流不息
过去VS现在
1993年,双井过街天桥上,那会儿远处还没有建外SOHO,没有嘉里中心,没有中服大厦,没有央视大楼,没有北京台的大楼。
如今的双井桥车辆穿梭,成为繁华的商业区。
富力城的前身是齿轮厂
过去VS现在
1995年双井北京齿轮总厂,现在是北汽集团北京北齿有限公司,厂区搬家后,建起了富力城。
现在富力城已经成为双井人熟知的住宅小区。
乐成中心拔地而起
过去VS现在
2008年9月,乐成中心正式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0.48万平方米,成为双井的地标性建筑。
时代的变迁
让双井这片土地焕然一新
几十年的改变
也让咱们双井人焕发新的风貌
展现新时代的风采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位奋斗的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
双井从过去的工业帝国
变成了现在的CBD后花园
双井人也在这片土地活出了幸福的模样
翻开这些老照片
让我们更加了解她的过去
也让我们更加用心浇灌她的将来
愿我们都不负韶光
看到这些老照片
是否也唤起了你对双井的时代记忆
你想到了什么?又有那些岁月故事?
用户评论
真是被这篇关于双井大学的文章惊艳到了,里面的40年沧桑巨变史让我对装潢装修有了全新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决定对家里进行一次大改造,灵感就是来自于文章中提到的北内、和平村的真实案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讲述的双井传记故事真的很有感觉,特别是对于老城区的装潢和保护方面,让人深思。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完这篇文章里的历史背景后,我意识到在进行装修时要很重视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过这篇关于双井大学的文章,深深感受了时间的积淀对一个地方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每一步装饰细节都被描绘得非常生动,仿佛置身其中一般。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装潢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关乎历史故事与居民生活的真实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双井大学的故事充满了时代的风韵,装修设计时,我特别关注如何保留这份年代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阅读这篇关于双井大学的文章后,我对传统的中国装潢有了新的见解和欣赏维度。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结尾部分的思考非常引人深思,在做家居装潢时,我们该如何平衡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自己家的每一块墙面都有了更清晰的设计方案,尤其是在保持古老风情与新潮融合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中提及的双井传记不仅仅是历史记忆,更是关于装潢灵感的一个宝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充满故事性的文章后,我对家中每一个角落都多了几分装潢创意上的思考和实践冲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了解到双井大学的故事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家里的家具摆设和墙面装饰,寻找更贴合历史氛围的设计方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装潢的历史背景,也激发了我对个性化设计的好奇心,希望能将故事融入到我的家居空间中。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过“双井大学”的传记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家居选材和布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特别是对复古元素的应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提醒我要在装潢家居时记得尊重建筑本身的历史背景,做出合适的装饰选择而不是破坏原有的风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这篇关于双井大学的文章,我对装修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考虑到了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重要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的描述让我意识到,在进行任何一处家庭装潢之前,先去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故事是多么重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