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成都市设立8个区。
此后,成都市多次调整行政区划。
1951年
成都县、华阳县的部分地区划入成都市。
成都市有六区,金牛区涵盖了成都市第四区的大部分地区。
1953年
成都有五个行政区。东城、西城、望江为市区,万年、龙潭为郊区。
金牛区与龙潭区、万年区大部分地区接壤。
1955年
龙潭区、万年区合并,更名为成都郊区。
1953年春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同年,中共决定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年底,郊区区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农业合作化工作。
1954年初
全区农业合作社数量已发展到525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
成都县、华阳县行政区划图(1949年)
成都市龙潭区、万年区行政区划图(1953年)
土改运动期间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朋友们,请睁大眼睛看清楚。这张土地证是时任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颁发的。没错,就是被郭沫若称为“中国左拉”的李劼人!
1950年
李劼人正式任命为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二副市长。分管市政府民政局、文化教育局、卫生局、建设局。
农闲时农民成立文化娱乐团体进行表演。
东莞市农业生产合作社
时间过得真快。
2008年
金牛区以“还权赋权”为目标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春风桥、金泉街道清水河社区为改革试点。清水河社区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2015年
清水河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
土地所有权证
相关问答
答: 说起1953年国有土地使用证,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年代久远的旧照片或模糊的记忆。其实想要了解它具体的样子并不难,很多档案馆和历史遗留文献馆都有相关资料收藏。这些资料里通常包含了原件或者高清晰度的复印,让现代人亲眼见证这一历史窗口。
59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除了档案资料外,许多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也会通过收集老物件以及与年龄较长的目击者的访谈来了解1953年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样子。这份档案的细节,例如纹章元素、文字风格、签字情况等等,都能为我们描绘出当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68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1953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第一五年生计划开始实施,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突破和尝试。同时,文化领域也焕发着蓬勃的生机,许多文艺作品都反映了新中国的建设风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
27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对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来说,1953年的土地改革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它涉及到国家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及管理责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这年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也承载着时代的变革和历史进步。
85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1953年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不仅是当时一种法律文件,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反映了新中国时期国家对土地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民群众对土地所有权的不同理解。当年使用的土地使用证,往往会印上特殊的吉祥纹章和宣传标语,体现出当时的时代气氛和政治主张。
25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很多人都从这些早期国家文件的细节中了解到历史的风貌和社会变迁,它们也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传承。对历史爱好者来说,1953年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更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以及人民生活状态。
47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