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兔宝宝地板:追求国际品质,传承中国匠心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挑战,我们一直在努力:
用中国匠心带动全球资源,打造国际标准
一、品牌国际化征程
兔子地板是德化兔子装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43)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的研发、制造和国内外销售。兔子的核心业务部门。
全球化是兔子地板新十年发展的原动力。公司在不断整合全球原材料、品牌、设计、渠道资本、人才、制造等要素资源的同时,服务中国消费升级和全球家居客户。始终坚持国际生产标准和国际环保标准,欧美顶级设计。工程师参与设计,紧跟潮流,精心打造兔子地板!
我们的国际化步伐
1993年,德化兔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邦尼开始走向国际,不断开拓国外市场,包括加拿大、德国、韩国等国家。
2005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0年,小兔亮相上海世博会。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考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上海世博会定制任务。
2014年,小兔子地板凭借七项国际“环保”标准和高品质,成为北京第二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专用地板。
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邦尼成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项目改造区装饰工程板主要供应商。
2017年,小兔子地板携手国际锁具巨头Valinge在柬埔寨建立制造基地。
2018年,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召开,兔兔被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一致决定成为合作伙伴之一。
瑞典Valinge公司拥有顶尖的锁具技术。瓦林格(Valinge)是地板和家具研发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世界领先者。 ThreespineTM锁具家具技术源于著名的5G锁系统,已在全球超过12亿平方米的地板上使用。
整合全球资源,中国匠心,
打造国际品质,
打造全球中国品牌。
二、我们有生态环保认证
小兔子地板拥有五大国际认证,分别是FSC森林认证、美国CARB认证、国际FloorScore认证、日本部长级F4星认证、欧盟CE认证。
三、我们有分布全球的制造工厂
汇聚全球优势原材料、制造等要素,建立中国、德国、美国、柬埔寨四大制造基地。
兔子,中国制造
邦尼所有生产线均按照全球先进工厂标准打造,配备全套国际先进设备,搭配享誉业界的精湛制造工艺,确保产品品质与世界同步。
兔子,德国制造
克罗诺木业集团成立于1897年,112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跨国木业集团。每三层楼就有一层是Curnow 的。
兔子,高棉制造
工厂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红豆工业园,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50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形成了以实木复合地板产品线为主导产品线,实木地板、强化地板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
四、我们有国际研发团队
拥有30多年专业背景的意大利设计总监Franco先生和来自加拿大的黄志扬先生主持了Bunny Floor产品的国际化工作。让我们站在工业文明与欧洲宫殿级艺术设计融合的十字路口,感受产品的独特魅力。
出身意大利家居行业的Franco先生担任品牌及产品总监,打造品牌及产品的整体视觉形象,使品牌更加国际化、纯粹化。
五、我们的地板销往全球
全球兔子地板出口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联酋、日本、韩国、荷兰、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品牌签约合作
国际标准,中国匠心
Bunny Flooring 是一个以国际标准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品牌。是一个依靠匠心在行业里开创一片天地的品牌。这是一个始终在向国际化大步迈进的品牌。在全球化进程中,脚踏实地,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在国际认证的监管下,持续整合全球资源,扩大全球合作,在全球制造工厂生产高品质产品,增加销售全球,力争在未来的地板行业中依然光芒四射。
那些不为永恒做计划的人,不可能为片刻做计划。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地区。
兔子地板正阔步走向全球化
让我们共同迎接胜利者时代的到来!
相关问答
答: 兔宝宝地板一直都强调品质,他们标明自己追求的是国际级别的标准。 这样说来的话,应该是挺注重细节和材料的,质量应该很高吧?毕竟要达到国际水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不过除了国际标准之外,兔宝宝还特别提到了 “中国匠心”,这意味着他们在工艺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可能会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细节设计,体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
238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从文章标题中可以看出,兔宝宝地板追求的是国际标准与中国匠心相结合,这其实代表了两种优势。 一方面是技术和材料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有保障;另一方面则传承中华技艺的精细操作,在细节之处体现独特的工艺魅力,让人体会到品质的厚重感
2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所以说,兔宝宝地板除了追求高品质之外,还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样综合实力或许会吸引到追求独特体验和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
249 人赞同了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