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简介
周末,香伴君去爬岳麓山,出了地铁站,走到湖南大学“红楼”(湖南大学的办公楼)前,不到一公里的“风景线”内扑面而来的活力,瞬间驱散了我的疲惫。
巨大的露天运动场上,同学们打球、踢足球、奔跑的兴致高昂;人行道上,操着世界各国口音的游客来来往往;紫北阁旁的图书馆每天迎接着刷卡的学生;东方红广场上,前来瞻仰毛泽东塑像的游客络绎不绝;而“红楼”前,一对新人正在拍婚纱照……
湖南大学旁岳麓山景区南门登山道游客如织。湖南日报记者佟迪摄
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融入城市,却不世俗,向所有仰慕它的人热情敞开心扉。站在这里,香伴君不禁想到最近网上热议的“大学校园开放问题”。
高校应“半藏琴弦”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校园应不应该开放”一直是热门话题。
此前,有大学老师“越级”进出校园,并在网上公开发帖呼吁改变门禁制度。由于部分高校实行严格的预约制,也出现黄牛“趁机”兜售名额的情况。
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超三成受访大学生希望自己就读的大学无限制向社会开放”、“超六成的人认为应该有入学条件和限制”,还是“超九成受访者支持大学向社会开放”、“79.7%的受访者支持大学有限度开放”,都能感受到民众的态度:高校应该“开门办事”。
其实,大学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历史上,北大就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治学之道,沈从文、瞿秋白、丁玲等多位文化名人都曾在北大课堂上“旁听”。近年来,校园保安、宿舍阿姨努力考上名校的案例层出不穷。正是因为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才激励着更多人自强不息,为了美好的愿景而勇敢前行。
从更高层面看,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城市书房”,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诗意栖居”,也为城市叙事打开了更多可能。人们走进大学,感受到知识的纯粹,也感受到城市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开放。
让大学的“大”融入社会的“大”,是社会之福,也是学生之福。
麓山南路连接三所“双一流”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图片来源:湖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在长沙大学城,一条麓山南路就连接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双一流”高校,师生可以过马路到隔壁学校吃午饭,再步行到另一所学校上课,三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直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跨校流动。
一个有大学的城市往往充满青春活力,大学因城市而发挥的作用也更加广阔。因此,大学是否应该开放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讨论的核心其实是大学如何开放。
与其自恋,不如自由绽放
在舆论沸腾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些大学仍然“不情愿”甚至“不愿意”打开大门?
有人担心打开校门“不方便管理”、“影响教学秩序”,比如,大量外来人员涌入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场所,可能侵占学生资源;不文明的参观行为,可能损坏学校公物。
此前,一些游客疯狂摇晃樱花树,导致某大学的“樱花节”演变成“樱花灾难”。
这些担心和担忧不无道理,但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总体来看,大学校园开放时,大多秩序井然、安宁有序。如果以安全隐患、管理不便为由“死守墙角”,可能会给人一种因小失大、因噎废食的感觉。
更何况,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如果学生尚且经受不住这样的“风雨”,又如何去面对现实社会的“惊涛骇浪”呢?
大学需要“开放”,但大学不是“旅游景点”,因此,各个大学的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
湖南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例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园没有围墙,民众可以自由进出,但要进一步前往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所,则必须通过门禁系统,既保证校园的开放,又不影响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比如国防科技大学作为专门培养军事科技人才的高校,受到一系列保密规定的约束,因此国防科技大学“关门办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大学的开放包容不一定体现在物理上的“打开校门”,还在于每个人是否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进入大学,不同的学术观点能否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辩论。现在很多知名大学都开设了线上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向公众免费提供在线教学视频课程,这也打开了一扇“隐形之门”。
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不是高楼林立的地方,而是大师辈出的地方。”大师辈出的地方在哪里?来自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氛围。打开学校大门,消除与社会的有形界限,大学“伟大”的内涵将更加丰富、饱满。